袁枚與武夷巖茶的品飲之道
茶友網(wǎng)首頁 個人中心
下載APP 下載APP
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

袁枚與武夷巖茶的品飲之道


說到巖茶,被人們反復提及的文人里,清代的袁枚可謂首屈一指。他之于武夷巖茶品飲之道的最大貢獻在于:以美食家的角度品評茶味,并且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茶詩文。


▲袁枚

袁枚(1716年3月25日-1798年1月3日),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,字子才,號簡齋,晚年自號倉山居士、隨園主人、隨園老人。

清朝乾嘉時期代表詩人、散文家、文學評論家和美食家。他工古文,擅駢文,所著詩文頗多,詩主性靈,新穎靈巧,多為抒發(fā)閑情逸致,也有譏諷時政、關心民瘼之作,以一代作手,活躍文壇60余年,著有《隨園詩話》《隨園食單》《子不語》等,與趙翼、蔣士銓并稱“乾隆三大家”。



袁枚的茶詩美妙而富有知識性。他來武夷山寫了《試茶》:“閩人種茶如種田,郄車而載盈萬千;我來竟入茶世界,意頗狎視心逌然……”反映出清代閩北茶葉生產(chǎn)和銷售兩旺情景。他的《湖上雜事詩》更是優(yōu)美,“煙霞石屋兩平章,渡水穿花趁夕陽;萬片綠云春一點,布裙紅出采茶娘”,讓人仿佛看到了身穿紅裙的采茶姑娘置身于綠色茶海中的鮮明景象。



早在乾隆四年,袁枚就被皇帝授予了翰林院庶吉子,這是相當高的榮譽。經(jīng)過歲月洗禮,70歲的袁枚無論在文學上還是飲食上,都可堪稱為業(yè)界權威。這一年,他來到了武夷山,游覽了幔亭峰天游寺,在《隨園食單》中的茶酒單記錄了當時的情景:“僧道爭以茶獻,杯小如胡桃,壺小如香櫞,每斟無一兩,上口不忍遽咽,先嗅其香,再試其味,徐徐咀嚼而體貼之,果然清芬撲鼻,舌有余甘。一杯以后,再試一二杯,令人釋躁平矜,怡情悅性。始覺龍井雖清,而味薄矣;陽羨雖佳,而韻遜矣。頗有玉與水晶,品格不同之故。故武夷享天下盛名,真乃不忝,且可以瀹至三次,而其味猶未盡?!?/p>



袁枚原來不喜歡巖茶,“嫌其味苦”。這一次,他卻領悟到了巖茶人間至味的感受。中國茶葉加工方法源于烹飪技術,并根據(jù)茶葉自身的特點不斷加以改進,不論是先前的曬青、蒸青,還是后來的炒青,所追求的是美食中兩個原則之一的“味中味”,即食材本身味道的最大化。武夷巖茶在原來武夷松蘿炒青綠茶的基礎上,進行逐次搖青,利用發(fā)酵技術進行半發(fā)酵,使得巖茶既有綠茶清香,還有蘭花香桂花香等花果香氣,并通過焙茶工藝使得茶湯有了熟湯熟味,目的是使得巖茶與其他茶區(qū)別開來。



如此作為是為了追求美食的另一個境界,好比一道美食大家都說好吃,食材也曾見過,但味道卻是頭一回嘗到,這即是美食中的“味外味”。也正由于此,作為美食大咖的袁枚改變了成見,“我震其名愈加意,細咽欲尋味外味。杯中已竭香未消,舌上徐停甘果至。嘆息人間至味存,但教魯莽便失真。盧仝七碗籠頭吃,不是茶中解事人?!痹谒磥恚瑤r茶之味是茶中的人間至味。



武夷巖茶制作技藝博大精深,沒有貼切的沖泡品飲方法,難以領略其中韻味。從前,袁枚品巖茶用的是大碗,像盧仝寫的《七碗茶歌》那樣,大口大口的喝。可是,巖茶也稱釅茶,按照綠茶的浸泡法來喝巖茶,自然味濃如藥。

盧仝是唐代人,那時只有綠茶,《七碗茶歌》里描述的自然也是綠茶的喝法,反映出不同的茶葉要有不同武夷巖茶品飲方法,而袁枚描述的瀹飲法正是武夷茶改制烏龍茶后發(fā)明的品飲方法。這種品飲方法隨著烏龍茶加工技術傳播到閩南、臺灣、廣東等地。



所謂瀹飲法,就是水要現(xiàn)燒現(xiàn)泡,茶要一道一道。“茗必武夷,壺比孟臣(小紫砂壺),杯必若琛”,小杯品飲,重在品味。如此三道,講求頭道香、二道水、三道茶。這種喝茶方法把茶飲分成品飲有別,飲茶取茶的實用,品茶取茶的虛用,即精神功用,使得茶由形而下上升到形而上,形成了茶道講究。



袁枚開始感覺這種好像小鳥啄食一樣的“鳥飲”,可以保持巖茶的色香味,不再“味苦如飲藥”,而是“入口不忍遽咽,先嗅其香,再試其味,徐徐咀嚼而體貼之,果然清芬撲鼻”。

作為美食家的袁枚,把烏龍茶的品飲方法和講究最早詳細記錄在他的《隨園食單》中,直到現(xiàn)在,這種方法仍是品飲武夷巖茶的絕妙方法,對烏龍茶乃至中國茶道產(chǎn)生的影響至今猶在。